國立臺灣大學 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國際災情報導
  • 中心簡介
    • 設置辦法
    • 地理位置
  • 人員簡介
    • 管理決策人員
    • 專案計畫研究人員
    • 研究及行政團隊
  • 研究成果
  • 活動照片
  • 課程資訊
  • 災防知識
    • 地震災害與防災
    • 土石流災害與防災
    • 淹水災害與防災
    • 海嘯災害與防災
    • 地層下陷災害與防災
    • 火災災害與防災
    • 核能災害與防災
  • 【English】
    • Introduction

阻隔輻射外洩 福島核廠加蓋金鐘罩 ( TVBS 2011-06-17 )

6/17/2012

 
 阻隔輻射外洩 福島核廠加蓋金鐘罩           來源:TVBS              日期:2011-06-17


日本福島核電廠輻射擴散問題還沒有解決,反應爐持續有輻射外洩,東京電力公司決定使出下下策,要在反應爐外面加蓋一座54公尺高的金鐘罩,將輻射徹底包覆在建築物內,這個金鐘罩採用日本傳統建築技法,整個搭建過程,不會使用一根鋼釘。


福島核電廠內部,地面上到處是因爆炸而散落的殘骸,東京電力公布核電廠3號機最新內部畫面,往地下室走的樓梯間,燈光反射出的黃色區域,都是從核子反應爐外洩的輻射污染水,3號機內部的輻射值最高每小時達100微西弗。東京電力人員:「為了抑制1號機反應爐機組的輻射擴散,我們計畫要幫機組搭建一座外罩。」

這些陸續送抵港口的巨大鋼架,就是準備用在福島核電廠的金鐘罩零件,但是高達54公尺的外罩該怎麼搭建?傳統建築工法的卡榫技術,這回派上了大用場。東京電力人員:「基本上是採用無人方式來組裝,以遠距操作起重機,將鋼架搬到這裡來,只要對應位置符合,就可以很自然地組裝好。」

從模擬動畫可以看到,這種不用上螺絲的卡榫組裝方式,使用了最少的人力,將作業員遭輻射污染的風險降到最低,等到鋼架組裝完成,外頭再包覆1公釐厚的聚脂材料,將反應爐與外界徹底隔離,東京電力這個金鐘罩的點子,與25年前車諾比事故後所蓋的石棺,可說是大同小異。

都是輻射危機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只好使用這種下下策,把輻射凍結在建築體內,防止輻射持續外洩。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6/8/2tfwe.html

4年最誇張!北市文山區降雨量奪冠 淹水、土石流相繼來

6/13/2012

 
4年最誇張!北市文山區降雨量奪冠 淹水、土石流相繼來  
 來源:NowNEWS           日期:2012-06-13

台北市自昨(11)日晚間開始降下豪雨,造成部分地區積水無法消退,其中又以文山區災情最為嚴重。上午先是傳出涵管爆裂、淹水,接著老泉里驚傳土石流來襲,但所幸目前未造成任何居民傷亡。不少民眾質疑,這次淹水災情嚴重是因為周邊的抽水站門沒有運作,但北市工務局則反駁這項指控。



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台北市文山區降雨最多,目前已累積達350釐米以上,導致淹水災情慘重。興隆路三段36巷到304巷一帶今日曾一度水深及膝,約有20公分高;興德路與興隆路二段也嚴重淹水,水深達到人臀部,寫下4年來淹水高度新紀錄。

而上午5時左右,木柵路四段和萬芳路1-1至1-13號一帶也因涵管爆裂造成淹水,路面甚至隆起近30公分,警方隨即出面管制交通。文山區萬芳里里長陳姿秀表示,涵管爆裂疑人為疏失所導致,將針對民眾財產受損部分,召開協調會討論相關處理事宜。

另外,文山區老泉里上午6時與8時先後因抽水機無法運轉,而2度發生淹水,但積水狀況隨即排除;而同一時間,老泉里老泉街也驚傳土石坍方的意外,2處民宅遭土石流掩埋至半層樓高,屋內家具、2輛汽車和1輛機車全都浸泡在泥漿中,所幸居民及時逃出,無人傷亡。

對於本次淹水災情,文山區興德里長黃細福表示,雖然積水退得快,但文山區本身排水系統已老舊,每年下大雨就淹水,且市府承諾要做的蓄水池也遲遲未動工;當地民眾也抱怨文山區淹水嚴重時,周邊的中港抽水站卻將門關起來,沒有確實運作。北市工務局局長李咸亨則出面澄清,表示當時景美溪水位高漲,因此才將抽水站門關起來,但強調抽水機皆正常運作。

台北市政府提醒,因積水未退,目前文山區萬芳路(萬和街至木柵路間路段)及木柵路四段(秀明路至萬芳路間路段)雙向皆實施暫時路段封閉管制,請駕駛人留意配合改道通行。


新聞連結

土石流警戒達803條! 9縣34鄉應立即撤離安置 

6/13/2012

 
 土石流警戒達803條! 9縣34鄉應立即撤離安置  來源:NowNEWS   日期:2012-06-13


南部大雨不斷,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發布土石流警戒預報,截至上午11點前,達到紅色警戒389 條,黃色警戒414 條,有9縣34鄉140村達到紅色警戒緊急撤離安置,另13縣54鄉192村達黃色警戒,應由地方政府進行疏散避難勸告。

水保局發佈最新土石流警戒,紅色警戒區域分佈於高雄旗山、美濃、桃源、六龜、甲仙;南投信義、國姓、仁愛、埔里、中寮、魚池;新竹五峰;嘉義竹崎、番路、中埔、阿里山、梅山;台南南化;台中和平、東勢、太平;苗栗泰安;屏東霧台、高樹、三地門、瑪家、泰武、來義;雲林古坑等共9縣34鄉140村。

水保局表示,只要達到紅色警戒地區,就必須立即進行緊急撤離並安置。黃色警戒地區則應進行疏散避難勸告。



新聞連結

今年最強地震!芮氏規模6.5 宜蘭市上下震、左右搖15秒 

6/10/2012

 
今年最強地震!芮氏規模6.5 宜蘭市上下震、左右搖15秒  
來源:NowNEWS                日期:2012-06-10


台灣地區今(10)日上午5點0分17.9秒時在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5有感地震,震央在宜蘭縣政府東偏南方70.2公里處(北緯24.47度,東經122.39度),地震深度61.9公里,目前並沒有災情傳出,而上午5點54分,相同震央附近再度發生芮氏規模5.1的地震,初步研判應屬於餘震。

由於地震規模大,不少宜蘭民眾是在睡夢中被搖醒,在宜蘭市中心可明顯感受到地震發生時建築物先上下震動,隨後左右搖晃,整個地震的過程歷時約15秒左右。

各地最大震度分別是宜蘭縣南澳、花蓮縣和平5級,新北市五分山、花蓮市、宜蘭市、台中市德基4級,其餘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新竹、苗栗、等地都是3級。

距離本次地震最近一次發生的有感地震是在9日中午12點41分,當時震央在屏東縣政府北偏東方27.6公里處(北緯29.92度,東經120.58度),地震深度23公里,芮氏規模4.8。

由於本次地震規模達6.5,這是台灣地區本月份繼6日上午9點8分發生芮氏規模5.9的地震後,首度發生規模大於6的有感地震,台灣地區上次發生規模大於6的地震則是在2月26日上午10點35分,當時震央在屏東縣政府東偏北方28.4公里處,芮氏規模6.4。

今日清晨的地震,也是台灣地區今年發生芮氏規模最大的地震,至於2011年則沒有發生規模大於6的地震。



新聞連結

颱風外圍影響 蘇花公路晚間封 

6/4/2012

 
 颱風外圍影響 蘇花公路晚間封 
 來源:CNA               日期:2012-06-04(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3 日電)


公路總局說,受瑪娃颱風外圍雲系影響,蘇花公路部分地區累計雨量將達警戒值,今天晚間7時起,蘇花公路全線實施預警性封路,明天清晨再視情況解除封閉。

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下午說,因瑪娃颱風外圍雲系影響,,造成蘇花公路全線(宜蘭蘇澳至花蓮崇德)大雨不斷,其中東澳嶺等地的累計雨量將達封路警戒值,下午4時起已實施交通管制作業,只允許車輛駛出蘇花公路,禁止車輛開入蘇花公路。

工程處表示,依據中央氣象局預報系統評估,晚間蘇花公路沿線雨勢仍有增大的趨勢,加上部分地區已發生零星坍方落石,因此晚間7時起,蘇花公路全線實施預警性封路,明天清晨再視雨勢及道路狀況,評估解除封閉作業。


新聞連結

    國際災情報導

    各月新聞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四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六月 2012
    五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一月 2012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八月 2011
    七月 2011
    六月 2011
    五月 2011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國際災情報導
  • 中心簡介
    • 設置辦法
    • 地理位置
  • 人員簡介
    • 管理決策人員
    • 專案計畫研究人員
    • 研究及行政團隊
  • 研究成果
  • 活動照片
  • 課程資訊
  • 災防知識
    • 地震災害與防災
    • 土石流災害與防災
    • 淹水災害與防災
    • 海嘯災害與防災
    • 地層下陷災害與防災
    • 火災災害與防災
    • 核能災害與防災
  • 【English】
    •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