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國際災情報導
  • 中心簡介
    • 地理位置
    • 設置辦法
  • 人員簡介
    • 管理決策人員
    • 專案計畫研究人員
    • 行政及研究團隊
  • 研究成果
  • 課程資訊
  • 災防知識
    • 地震災害與防災
    • 土石流災害與防災
    • 淹水災害與防災
    • 海嘯災害與防災
    • 地層下陷災害與防災
    • 火災災害與防災
    • 核能災害與防災
  • 活動照片
  • 系統報名
  • 【English】
    • Introduction
    • People

阻隔輻射外洩 福島核廠加蓋金鐘罩 ( TVBS 2011-06-17 )

6/17/2012

 
 阻隔輻射外洩 福島核廠加蓋金鐘罩           來源:TVBS              日期:2011-06-17


日本福島核電廠輻射擴散問題還沒有解決,反應爐持續有輻射外洩,東京電力公司決定使出下下策,要在反應爐外面加蓋一座54公尺高的金鐘罩,將輻射徹底包覆在建築物內,這個金鐘罩採用日本傳統建築技法,整個搭建過程,不會使用一根鋼釘。


福島核電廠內部,地面上到處是因爆炸而散落的殘骸,東京電力公布核電廠3號機最新內部畫面,往地下室走的樓梯間,燈光反射出的黃色區域,都是從核子反應爐外洩的輻射污染水,3號機內部的輻射值最高每小時達100微西弗。東京電力人員:「為了抑制1號機反應爐機組的輻射擴散,我們計畫要幫機組搭建一座外罩。」

這些陸續送抵港口的巨大鋼架,就是準備用在福島核電廠的金鐘罩零件,但是高達54公尺的外罩該怎麼搭建?傳統建築工法的卡榫技術,這回派上了大用場。東京電力人員:「基本上是採用無人方式來組裝,以遠距操作起重機,將鋼架搬到這裡來,只要對應位置符合,就可以很自然地組裝好。」

從模擬動畫可以看到,這種不用上螺絲的卡榫組裝方式,使用了最少的人力,將作業員遭輻射污染的風險降到最低,等到鋼架組裝完成,外頭再包覆1公釐厚的聚脂材料,將反應爐與外界徹底隔離,東京電力這個金鐘罩的點子,與25年前車諾比事故後所蓋的石棺,可說是大同小異。

都是輻射危機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只好使用這種下下策,把輻射凍結在建築體內,防止輻射持續外洩。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6/8/2tfwe.html

土耳其強震 重創災區醫院 ( REUTERS 2011-10-24 )

10/24/2011

 
 土耳其強震 重創災區醫院  來源:REUTERS    日期:2011-10-24(路透伊斯坦堡23日電)

土耳其東南部今天遭強震侵襲,1名護士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土耳其頻道,位於震央的埃爾季什鎮(Ercis)醫院建築物嚴重受創,醫院員工只好在醫院花園內照顧傷者,把遺體留在外頭。

  這名護士從埃爾季什透過電話告訴CNN土耳其頻道:「醫院遭到嚴重破壞,我們沒辦法在裡面工作。」埃爾季什位於萬恩北方約100公里處。

  她說:「我們在醫院花園和附近1棟建築內用發電機照顧傷患。」中央社(翻譯)

新聞連結

泰國洪災 損失恐逾20億美元 ( CNA 2011-10-24 )

10/24/2011

 
 土耳其強震 重創災區醫院  來源:REUTERS      日期:2011-10-24(路透伊斯坦堡23日電)


土耳其東南部今天遭強震侵襲,1名護士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土耳其頻道,位於震央的埃爾季什鎮(Ercis)醫院建築物嚴重受創,醫院員工只好在醫院花園內照顧傷者,把遺體留在外頭。

  這名護士從埃爾季什透過電話告訴CNN土耳其頻道:「醫院遭到嚴重破壞,我們沒辦法在裡面工作。」埃爾季什位於萬恩北方約100公里處。

  她說:「我們在醫院花園和附近1棟建築內用發電機照顧傷患。」中央社(翻譯)



新聞連結

土耳其規模7.2強震 死亡可能逾千 ( 新頭殼 2011-10-24 )

10/24/2011

 
 土耳其規模7.2強震 死亡可能逾千  
來源:新頭殼 日期:2011-10-24
新頭殼newtalk 2011.10.24 謝莉慧/綜合報導

土耳其東南部的萬恩省(Van),當地時間星期天下午1點41分,也就是台灣時間星期天(23日)晚間7點41分左右,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坎迪里氣象台與研究所(Kandilli Observatory and Research Institute)指出,由於震央深度只有5公里,屬於非常淺層的地震,官方估計,可能有逾千人死亡。據中央社報導,外交部發言人章計平表示,經與駐外代表處聯繫,當地並無國人與台商;至於是否會針對局部地區提升旅遊警示,會再做進一步評估。

據有線電視新聞網土耳其頻道(CNN Turk)報導,這起地震發生在土耳其東部的內陸山區,在土耳其與伊朗的交界附近,由於地處偏遠,救災困難,。土耳其政府表示,他們目前接獲的訊息,已有好幾十棟住宅與大樓倒塌,災區官員透過有限的通訊管道透露,有許多人不幸喪生,還有很多人被埋在瓦礫堆中,情況危急。

土耳其政府除了開始調動軍隊前往災區救援外,內閣也開始指派部分官員,到災區處理救災事宜。土耳其位於「北安那托利亞斷層帶」上,本來就是地震頻發地區。1999年,土耳其東北部也發生過2起大規模地震,造成至少1萬8千人不幸喪生。

本文所附影片為土耳其發生地震當時,網友實錄的情況。



新聞連結

颱風、東北季風共伴 全台降大雨 ( ETTV 2011-10-02 )

10/2/2011

 
 颱風、東北季風共伴 全台降大雨     來源:ETTV     日期:2011-10-02


第19號颱風「奈格」接近,氣象局提醒,這兩天東北季風轉強,會出現共伴效應,全台會出現豪大雨。另外天氣漸漸轉涼了,是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衛生署調查發現,國內約有160萬民眾,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脂,大吃大喝,中風、心肌梗塞會增加。 週末假日,天空卻陰沉沉,因為又有颱風接近,第19號颱風「奈格」,已經悄悄從菲律賓往台灣方向步步逼近,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旺盛的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週末全台會下雨,北部、東部還有豪雨特報。這兩天真的明顯轉涼了,醫院裡開始多了心血管疾病的看診人潮,提醒您,秋天是慢性病殺手,有三高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健康,餅乾零食甜點蛋糕盡量避免,燒烤火鍋最好多吃蔬菜瘦肉。

尤其衛生署最新調查發現,全台有715萬人罹患三高,但其中卻有將近160萬人不曉得自己罹患高血脂,吃東西不忌口,中風、心肌梗塞風險,可能陸續向您報到,隨著天氣變冷,民眾得小心照顧身體。



新聞連結

全台氣溫降 北宜花防豪雨 ( 中央社 2011-10-02 )

10/2/2011

 
 全台氣溫降 北宜花防豪雨     來源:中央社      日期:2011-10-02

中央氣象局表示,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今天全台都是陰雨天氣,尤其新北市、台北市及宜蘭、花蓮有豪雨,降雨將持續到4日。

氣象局說,距離鵝鑾鼻東南方600多公里的中度颱風奈格雖不會直接侵襲台灣,但外圍環流與今天開始增強的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4日前北部及東半部容易有豪雨。

氣象局預測,今天台北、宜蘭、花蓮降雨機率高達80%到90%、新北市70%、桃園60%,其他地區30%。

氣象局觀測,今天0時到上午8時,宜蘭冬山、大同累積降雨量已超過130毫米豪雨標準,新北市新店、石碇、坪林、平溪、三峽、雙溪、瑞芳、深坑、基隆七堵及台北市內湖、陽明山累積雨量超過50毫米大雨標準。

氣象局預報今天白天的高溫,中部以北及東部都不到攝氏30度,尤其北部、東北部最高溫約26度,比昨天下降7度,中部及東部高溫約28度,南部仍有機會到30度。

氣象局提醒,今天台灣附近海面風浪相當大,沿海地區及恆春半島有9到10級強陣風,東半部及南部沿海還有長浪,應盡量避免到海邊或是從事海上活動。

新聞連結

花蓮大雨屋淹水路坍 無人傷亡 ( 中央社 2011-10-02 )

10/2/2011

 
 來源:中央社         日期:2011-10-02

花蓮地區受到東北季風和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今天清晨起出現間歇性大雨,造成光豐公路坍方,一輛遊覽車受困,所幸乘客都平安;光復鄉西富村1間民宅淹水,住戶已安全撤離。

花蓮地區今天間歇性大雨不斷,造成光豐公路14.5公里處路段坍方,一輛搭載雜誌社員工旅遊的遊覽車,行經坍方路段時受困,花蓮縣消防局和警方據報後,趕到現場協助乘客脫困,並於中午安全護送乘客到豐濱鄉公所暫時安置。

花蓮大雨也造成民宅淹水的災情。花蓮縣消防局表示,光復鄉西富村馬佛溪水位暴漲,溪水從溪畔施工處溢出,位於溪旁的一間民宅約於中午發生淹水災情,住戶已安全撤離。

花蓮縣消防局提醒民眾,因雨勢持續不斷,居住在低窪地區或土石流容易發生地區的民眾應提高警覺,隨時注意相關單位發布的警訊以策安全。

新聞連結

三級颶風卡狄亞 恐直撲美東 ( AFP 2011-09-06 )

9/6/2011

 
 三級颶風卡狄亞 恐直撲美東    來源:AFP    日期:2011-09-06(法新社邁阿密5日電) 


美國氣象預報人員表示,颶風卡狄亞(Katia)今天於大西洋增強為3級颶風,但由於距離陸地太遠,尚不至對人身安全及財產造成立即威脅。

氣象預報表示,颶風卡狄亞持續風速每小時逼近185公里,可能在數天內侵襲美國東岸,目前正密切觀測中。

位於邁阿密的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Hurricane Center)表示,格林威治時間2100,卡狄亞的中心位置在百慕達(Bermuda)南方約795公里處,且預料還會繼續增強。

國家颶風中心並表示:「百慕達民眾應關注卡狄亞動態。」

各方對卡狄亞的發展預測不一,但部分追蹤顯示,卡狄亞可能直撲美國東部沿海地區。颶風艾琳(Irene)上週才剛重創美東沿海人口密集地區,部分地區仍陷癱瘓。

卡狄亞為大西洋颶風季中第11個被命名的風暴,上週曾減弱為熱帶風暴,但行經溫暖水域後又增強為颶風。(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新聞連結

颱風侵襲日本 造成18死50失蹤 ( 新頭殼 2011-09-04 )

9/4/2011

 
  颱風侵襲日本 造成18死50失蹤  來源:新頭殼 日期:2011-09-04新頭殼newtalk 2011.09.04 林禾寧/綜合外電

今年第12號強颱風「塔拉斯」,4日橫穿日本西部的岡山縣和鳥取縣後進入日本海繼續北上,颱風所帶來的豪雨已給日本造成嚴重災害。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截至4日傍晚6點多(日本時間),颱風已在和歌山縣和奈良縣等地,造成18人死亡,50多人失蹤。

「塔拉斯」颱風2日登陸高知縣、3日再登陸岡山縣,颱風所帶來的豪雨,讓8萬個家庭、50萬人被勸告必須進行避難。BBC報導提到,一名72歲的民眾聲稱,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雨。

因颱風所造成的道路損毀,讓警方和消防人員的搜救工作進展緩慢。共同社報導,以和歌山縣所在的紀伊半島為中心,災害可能進一步擴大。

颱風所帶來的豪雨,在和歌山縣造成多棟民宅遭土石流沖走;奈良縣則因河水氾濫,導致不少民宅被洪水沖走。

到星期日(4日)傍晚為止,「塔拉斯」已在和歌山、奈良、三重、兵庫、廣島、香川、愛媛、德島、鹿兒島9縣帶來災情。

2日剛剛成立的野田內閣,第一個工作即是對抗颱風所帶來的災情。防災大臣平野達男星期日已召開救災會議,決定加強搜尋失蹤者,防止災害繼續擴大。



新聞連結

恆春不安 雨量破表又地震 ( 自由時報 2011-09-01 )

9/1/2011

 
 恆春不安 雨量破表又地震       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2011-09-01

步伐緩慢的南瑪都,環流挾帶風雨襲擊恆春半島,讓恆春大雨破了設站一百一十五年來的颱風期間累積雨量紀錄;屏東地區昨天又遇到地牛翻身,台灣南部海域出現規模五.三地震。氣象局提醒,屏東地區民眾要留意土石鬆動造成的危險。

氣象局昨天解除今年第一個侵台颱風「南瑪都」海陸警報,預報員姜禮鴻指出,南瑪都發布陸警時間從八月二十八日到三十一日共四天,累積降雨多達一○四○毫米,破了恆春測站一八九六年設置至今的紀錄;上一回恆春出現這麼多的降雨量,是二○○九年莫拉克帶來的七百三十二.五毫米和二○○五年海棠颱風帶來的六百二十五毫米。

牡丹水庫已連續四天洩洪,累積排洪量五千七百三十萬噸,接近二座牡丹水庫的蓄水量,很可能創下牡丹水庫營運以來的最大洩洪量。

姜禮鴻解釋,由於南瑪都先在台東大武登陸,地形加風向,讓恆春先吹西風再吹西南風,加上南瑪都出海後在台灣海峽打轉,風向不斷把颱風外圍的殘留雲系帶進恆春,雨帶就一直掛在恆春及恆春外海,因而雨勢不斷。

氣象局提醒,今天南部、東北部、東部及東南部仍有短暫陣雨,中部以北下午也會出現短暫雷陣雨,預估週五重回艷陽天。

氣象局提醒民眾,由於東太平洋海溫偏低,西北太平洋的海水較溫暖,研判九到十一月之間形成的颱風位置較靠近菲律賓,侵台機率增加,民眾要留意最新氣象訊息。

新聞連結

<<上一步
    图片

    各月新聞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四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六月 2012
    五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一月 2012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八月 2011
    七月 2011
    六月 2011
    五月 2011

    年度新聞

    全部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國際災情報導
  • 中心簡介
    • 地理位置
    • 設置辦法
  • 人員簡介
    • 管理決策人員
    • 專案計畫研究人員
    • 行政及研究團隊
  • 研究成果
  • 課程資訊
  • 災防知識
    • 地震災害與防災
    • 土石流災害與防災
    • 淹水災害與防災
    • 海嘯災害與防災
    • 地層下陷災害與防災
    • 火災災害與防災
    • 核能災害與防災
  • 活動照片
  • 系統報名
  • 【English】
    • Introduction
    •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