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國際災情報導
  • 中心簡介
    • 設置辦法
    • 地理位置
  • 人員簡介
    • 管理決策人員
    • 專案計畫研究人員
    • 研究及行政團隊
  • 研究成果
  • 活動照片
  • 課程資訊
  • 災防知識
    • 地震災害與防災
    • 土石流災害與防災
    • 淹水災害與防災
    • 海嘯災害與防災
    • 地層下陷災害與防災
    • 火災災害與防災
    • 核能災害與防災
  • 系統報名
  • 【English】
    • Introduction
    • People

寶發侵菲國賓南部,造成嚴重傷亡

12/19/2012

 
【國際水旱災速報】寶發侵菲國賓南部,540人亡,千餘人傷,近850人失蹤,撤出約37萬人,農損近2億美元。(水利署防災中心/臺大防災服務團)

兩颱風形成! 對台暫無影響 (2012-10-04)

10/4/2012

 
來源:華視   日期:2012-10-04

昨天形成兩個颱風,但幸好,對台灣都不會有太大影響。衛星雲上看到,在台灣東南東方海面,是今年第19號輕颱,馬力斯,在昨天下午兩點形成。未來將朝日本方向移動,對台灣天氣沒有影響。另外,在中西沙島海面,還有一個凱米颱風,距離台灣有八百多公里,將往南南東方移動,對台灣也不會產生威脅。
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210/201210021108903.html

蘇拉花蓮登陸 全台豪雨 ( 2012-08-02)

8/2/2012

 
來源:中央社    日期:2012-08-02


中央氣象局觀測,中度颱風蘇拉今天凌晨3時20分,在花蓮秀林鄉附近登陸。氣象局持續發布全台豪雨特報。

根據氣象局最新颱風消息,蘇拉清晨5時中心位置在花蓮西南方10公里,7級風暴風半徑220公里,暴風圈籠罩全台及澎湖。

氣象局說,蘇拉強度略減弱,未來將打轉後,將以每小時12轉15公里速度,朝北北東轉西北移動。

根據氣象局最新的的颱風警報,陸上警戒區域除台灣本島及綠島、蘭嶼外,新增澎湖及馬祖。海上警戒區域包括:巴士海峽、台灣東南部海面、台灣東北部海面、台灣北部海面及台灣海峽。

氣象局持續發布全台大雨及豪雨特報,除澎湖及馬祖有大雨外,基隆市、彰化縣及嘉義市是大豪雨,其他地區都是超大豪雨。

氣象局提醒各地山區防範坍方、落石、土石流及山洪爆發,低窪地區嚴防海水倒灌及淹水。

氣象局統計,從7月31日蘇拉外圍環流開始影響台灣,到今天清晨5時,山區雨量持續增加。宜蘭縣太平山高達1602毫米,台中市武陵也有1031毫米。

其他地區降雨也很可觀,超過800毫米的有花蓮和中、新竹縣西丘斯山;超過700毫米的有新北市福山;超過600毫米的有桃園縣復興鄉;400毫米以上的有台北市鞍部、苗栗縣泰安。

氣象局也在多處測到強陣風,包括:蘇澳14級、蘭嶼13級,基隆、梧棲、澎佳嶼12級,東吉島、宜蘭11級,新竹、台南、花蓮、澎湖、恆春、高雄10級。 
http://n.yam.com/cna/life/20120802/20120802681703.html

全台暴風雨 蘇拉雨量緊急上修 宜蘭已破千 (2012-08-02)

8/2/2012

 
來源:中時電子報   日期:2012-08-02


中度颱風蘇拉昨日挾帶強風豪雨碰撞台灣本島,東半部和高雄以北陸續被暴風圈捲入,宜蘭縣山區連續兩天被暴雨轟炸,大同鄉在昨晚七時累積雨量提前「破千」,迫使氣象局緊急把最高總雨量預測,「上修」到一千六百毫米。氣象局指出,南高屏山區、花蓮山區、嘉義以北和宜蘭地區今日都會有更凶猛的超大豪雨發生,各地民眾都要加戒備。

蘇拉颱風昨日持續從東部外海搖搖晃晃地撲向台灣本島,暴風圈比氣象局原本預測時間提前六小時。入夜以後,整個東半部和高雄以北都被強風豪雨團團包圍,不但在沿海地區引發十到十二級強陣風,雙北市、桃竹苗和宜花山區也如預期出現豪雨,尤其是宜蘭山區雨勢更是凶猛,晚間十點半就衝破六百毫米,兩天累積雨量高達一千一百七十毫米。

氣象局預測,蘇拉颱風中心今日從宜蘭東方海面緩慢向西北穿越基隆和彭佳嶼之間海域,在今晚進入北部外海的過程,全台各地持續會有豪大雨發生。南高屏山區、花蓮山區和嘉義以北有超大豪雨(日雨量超過三百五十毫米),宜蘭、桃竹苗和台中等地山區單日降雨可能衝破七百毫米,新北市和南投山區有機會飆破六百毫米,台北、雲林、嘉義和花蓮山區上看五百毫米。

根據氣象局昨晚十日發布最新風力預測,全台除了台東、金門和澎湖以外,今日白天都有機會出現十到十三級陣風,達到颱風假強風放假標準。

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分析,宜蘭和花蓮山區今日雨勢集中在中午以前,下午過後,風雨就會逐漸減弱;雙北市、桃竹苗和南投山區則要等到今晚過後,風雨才會轉緩。

此外,在颱風前夕,彰化縣芬園鄉張姓農民和線西鄉雲姓漁民分別為了巡田和採捕魚貝,一個被暴漲的溪水沖走、一位被湧起大浪給捲走,雙雙都溺斃。高雄大樹五十七歲婦人謝玉卿騎車閃避倒塌路樹,車禍身亡;彰化五十三歲男子雲進福潛水死亡,均為意外。 
http://n.yam.com/chinatimes/life/20120802/20120802681379.html

蘇拉慢慢晃 狂風驟雨襲台( 2012-08-02)

8/2/2012

 
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2012-08-02

龜速行進的中度颱風蘇拉持續打轉,暴風圈昨天籠罩台灣東邊陸地,中部以北地區都已感受風雨威力,全台除了屏東及澎湖、金馬,都納入陸上警戒區域內,蘇拉今晚八點中心位置會走到台北北方約一百公里海面,今天一整天,東北部、北部到西半部都會狂風驟雨。

氣象局持續發布中颱蘇拉的海陸警報,蘇拉颱風中心昨晚從宜蘭的東南方海面以每小時十轉十三公里速度,緩慢加速向西北進行,預估今天清晨就會掃過東北邊陸地,或是就走西北颱的路徑,貼著東北邊外海前進,並不排除蘇拉可能會撞到北台灣陸地。

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表示,由於缺少導引氣流,「蘇拉」過去呈現緩慢搖擺移動,如果蘇拉路徑偏南碰到中央山脈,颱風結構有機會受到破壞,降雨強度才有機會降低,若是走在外海,各地將風強雨大。必須等到今晚,蘇拉走到台灣北部海面,靠近太平洋高壓邊緣時,才有機會加速前進。

東搖西晃 不排除撞北台灣

「蘇拉的確是少見的慢速颱風。」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形容蘇拉行徑搖搖晃晃難以預測,「相較其他『正常些』的颱風,時速約在廿公里,蘇拉一路慢晃,慢速在時速八、九、十公里擺動,好像喝醉的人,東搖西晃,一不小心就晃進北方陸地。」也因蘇拉走得慢,對台灣的影響也就變長、變大了,全民都要用最高防颱規格應戰。

林秀雯表示,北部及西半部地區今天要全力應戰強風豪雨。氣象局對中部以北地區都發布了局部性大豪雨或超大豪雨警報,更上修宜蘭地區總雨量,由一千到一千三百毫米上修到一千二百到一千六百毫米。

昨天一天之內出現較多累積雨量地區為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山測站六百五十八.五毫米、宜蘭縣大同鄉古魯測站四百八十四毫米;林秀雯表示,到目前為止,各地都還未出現破紀錄的瞬間降雨,但是連續三天下來,太平山累積雨量一千三百六十三毫米、古魯一千一百三十九.五毫米、台中市和平區武陵測站八百六十七毫米,累積降雨量都不容小覷。

中部以北地區 防超大豪雨

馬英九總統昨晚八時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察時表示,「西北颱」蘇拉來勢洶洶, 恐會造成嚴重影響,尤其要嚴防土石流,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迄昨晚八時,已有八縣市的十三個鄉鎮市疏散撤離居民一二一六人,另在花蓮天祥、竹縣尖石鄉撤離員工與遊客四三七人,目前二十二個收容處所已收容七一六人;迄昨晚還沒有因風災造成人員死亡。

農委會昨晚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已達九十三條,分布於桃園縣、宜蘭縣、台中市、新北市、新竹縣等五縣七鄉三十四村(http://246.swcb.gov.tw/default-5.html)。

水利署昨晚陸續發布淹水警戒,包括淡水河秀朗地區三級警戒,影響永和、中和、新店、文山區,宜蘭縣宜蘭市、南澳鄉、三星鄉二級警戒,以及宜蘭縣壯圍鄉、蘇澳鎮與新竹縣尖石鄉一級警戒。 
http://n.yam.com/tlt/life/20120802/20120802681573.html 

台北市今年最高溫38點3度史上第四 ( 2012-07-11 )

7/11/2012

 
 台北市今年最高溫38點3度史上第四     來源:中廣新聞網                 日期:2012-07-11


台北市今天依舊高溫炎熱,上午十一點三十八分時,氣溫飆到三十八點三度,創下今年新高,這個高溫排名史上第四高,前三次都是三十八點六度,最近一次的紀錄是二○一○年七月三號。

氣象局預報員林秉煜表示,三十八點三度大約維持十分鐘,而新北市板橋也飆到三十七點二度,至於其他地區較高溫包括嘉義三十三點九、高雄三十三點二、宜蘭三十三點四度,都不算太高。

氣象局表示,由於大台北地區上空雲量稀少,到下午兩點前都還有機會上升到三十八度以上的高溫,民眾這段時間最好不要曝露在陽光下,以免中暑。


新聞連結

入夏最高溫 台北飆36.6度 ( 2012-07-09 )

7/9/2012

 
入夏最高溫 台北飆36.6度                           來源:中央社                    日期:2012-07-09


中央氣象局觀測,台北市今天中午12時37分出現攝氏36.6度高溫,再破今年入夏以來台北高溫紀錄。
氣象局說,台北市5日曾出現36.2度高溫,今天氣溫再飆高,達36.6度。
氣象局觀測,今天各地高溫都超過30度,最熱是台北,中部高溫約34度、南部32度。
氣象局預測,未來幾天氣溫偏高,北部高溫仍有機會達36度以上。


新聞連結

4年最誇張!北市文山區降雨量奪冠 淹水、土石流相繼來

6/13/2012

 
4年最誇張!北市文山區降雨量奪冠 淹水、土石流相繼來  
 來源:NowNEWS           日期:2012-06-13

台北市自昨(11)日晚間開始降下豪雨,造成部分地區積水無法消退,其中又以文山區災情最為嚴重。上午先是傳出涵管爆裂、淹水,接著老泉里驚傳土石流來襲,但所幸目前未造成任何居民傷亡。不少民眾質疑,這次淹水災情嚴重是因為周邊的抽水站門沒有運作,但北市工務局則反駁這項指控。



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台北市文山區降雨最多,目前已累積達350釐米以上,導致淹水災情慘重。興隆路三段36巷到304巷一帶今日曾一度水深及膝,約有20公分高;興德路與興隆路二段也嚴重淹水,水深達到人臀部,寫下4年來淹水高度新紀錄。

而上午5時左右,木柵路四段和萬芳路1-1至1-13號一帶也因涵管爆裂造成淹水,路面甚至隆起近30公分,警方隨即出面管制交通。文山區萬芳里里長陳姿秀表示,涵管爆裂疑人為疏失所導致,將針對民眾財產受損部分,召開協調會討論相關處理事宜。

另外,文山區老泉里上午6時與8時先後因抽水機無法運轉,而2度發生淹水,但積水狀況隨即排除;而同一時間,老泉里老泉街也驚傳土石坍方的意外,2處民宅遭土石流掩埋至半層樓高,屋內家具、2輛汽車和1輛機車全都浸泡在泥漿中,所幸居民及時逃出,無人傷亡。

對於本次淹水災情,文山區興德里長黃細福表示,雖然積水退得快,但文山區本身排水系統已老舊,每年下大雨就淹水,且市府承諾要做的蓄水池也遲遲未動工;當地民眾也抱怨文山區淹水嚴重時,周邊的中港抽水站卻將門關起來,沒有確實運作。北市工務局局長李咸亨則出面澄清,表示當時景美溪水位高漲,因此才將抽水站門關起來,但強調抽水機皆正常運作。

台北市政府提醒,因積水未退,目前文山區萬芳路(萬和街至木柵路間路段)及木柵路四段(秀明路至萬芳路間路段)雙向皆實施暫時路段封閉管制,請駕駛人留意配合改道通行。


新聞連結

土石流警戒達803條! 9縣34鄉應立即撤離安置 

6/13/2012

 
 土石流警戒達803條! 9縣34鄉應立即撤離安置  來源:NowNEWS   日期:2012-06-13


南部大雨不斷,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發布土石流警戒預報,截至上午11點前,達到紅色警戒389 條,黃色警戒414 條,有9縣34鄉140村達到紅色警戒緊急撤離安置,另13縣54鄉192村達黃色警戒,應由地方政府進行疏散避難勸告。

水保局發佈最新土石流警戒,紅色警戒區域分佈於高雄旗山、美濃、桃源、六龜、甲仙;南投信義、國姓、仁愛、埔里、中寮、魚池;新竹五峰;嘉義竹崎、番路、中埔、阿里山、梅山;台南南化;台中和平、東勢、太平;苗栗泰安;屏東霧台、高樹、三地門、瑪家、泰武、來義;雲林古坑等共9縣34鄉140村。

水保局表示,只要達到紅色警戒地區,就必須立即進行緊急撤離並安置。黃色警戒地區則應進行疏散避難勸告。



新聞連結

今年最強地震!芮氏規模6.5 宜蘭市上下震、左右搖15秒 

6/10/2012

 
今年最強地震!芮氏規模6.5 宜蘭市上下震、左右搖15秒  
來源:NowNEWS                日期:2012-06-10


台灣地區今(10)日上午5點0分17.9秒時在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5有感地震,震央在宜蘭縣政府東偏南方70.2公里處(北緯24.47度,東經122.39度),地震深度61.9公里,目前並沒有災情傳出,而上午5點54分,相同震央附近再度發生芮氏規模5.1的地震,初步研判應屬於餘震。

由於地震規模大,不少宜蘭民眾是在睡夢中被搖醒,在宜蘭市中心可明顯感受到地震發生時建築物先上下震動,隨後左右搖晃,整個地震的過程歷時約15秒左右。

各地最大震度分別是宜蘭縣南澳、花蓮縣和平5級,新北市五分山、花蓮市、宜蘭市、台中市德基4級,其餘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新竹、苗栗、等地都是3級。

距離本次地震最近一次發生的有感地震是在9日中午12點41分,當時震央在屏東縣政府北偏東方27.6公里處(北緯29.92度,東經120.58度),地震深度23公里,芮氏規模4.8。

由於本次地震規模達6.5,這是台灣地區本月份繼6日上午9點8分發生芮氏規模5.9的地震後,首度發生規模大於6的有感地震,台灣地區上次發生規模大於6的地震則是在2月26日上午10點35分,當時震央在屏東縣政府東偏北方28.4公里處,芮氏規模6.4。

今日清晨的地震,也是台灣地區今年發生芮氏規模最大的地震,至於2011年則沒有發生規模大於6的地震。



新聞連結

<<上一步

    國際災情報導

    各月新聞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四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六月 2012
    五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一月 2012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八月 2011
    七月 2011
    六月 2011
    五月 2011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國際災情報導
  • 中心簡介
    • 設置辦法
    • 地理位置
  • 人員簡介
    • 管理決策人員
    • 專案計畫研究人員
    • 研究及行政團隊
  • 研究成果
  • 活動照片
  • 課程資訊
  • 災防知識
    • 地震災害與防災
    • 土石流災害與防災
    • 淹水災害與防災
    • 海嘯災害與防災
    • 地層下陷災害與防災
    • 火災災害與防災
    • 核能災害與防災
  • 系統報名
  • 【English】
    • Introduction
    • People